在亚洲的另一端,印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首都新德里屡次被评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冬季的雾霾让能见度降至几米之内,学校停课、航班取消、医院挤满呼吸道疾病患者已成为常态。印度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征程,不仅关乎亿万国民的健康福祉,更决定着这个新兴经济体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场战役涉及能源结构转型、交通革命、农业改革和工业升级,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立体战争。
印度空气污染的根源复杂多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印度在全球15个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占据14席。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电厂和工业排放占25%,车辆尾气占20%,农作物燃烧占17%,家庭烹饪和取暖燃料占12%,建筑粉尘和垃圾焚烧占26%。这种复合型污染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达到峰值,因为低温导致污染物滞留地表,加上季风结束后的大气稳定,形成厚重的污染层。这种严峻形势迫使印度政府治理空气污染成为国家优先事项。

2019年,印度启动了《国家清洁空气计划》(NCAP),标志着印度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进入系统化阶段。该计划设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到2024年将102个重点城市的PM2.5和PM10浓度降低20-30%。政府拨款4.6亿美元用于改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在乡村地区建立监测站,实时发布空气质量数据。同时,政府大力推广液化石油气替代传统生物质燃料,通过“Ujjwala计划”为贫困家庭提供免费燃气连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在能源领域,印度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尽管煤炭仍占发电量的70%以上,但政府设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50%的目标。太阳能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不足4GW猛增至2023年的70GW,风力发电也达到42GW。德里附近的燃煤电厂已被强制安装烟气脱硫装置,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老旧电厂被逐步淘汰。这些措施展示了印度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坚定决心。

交通污染是印度城市的另一大难题。为应对这一挑战,政府推出了“更快采用和制造电动汽车”(FAME)计划,为电动汽车购买提供补贴,并大力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德里政府规定,所有网约车必须在2030年前实现电动化。同时,公交系统正在全面升级,德里的地铁网络已扩展至390公里,日均客流量超过500万人次。燃油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全国范围内推广BS-VI标准燃油,硫含量降低至百万分之十。
农业部门也加入了这场战斗。每年冬季,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的农民焚烧约3500万吨稻秸,为北方平原带来灾难性雾霾。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推广“快乐播种机”等免烧耕技术,并提供补贴。生物质发电厂正在建设中,旨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农民们被培训使用稻草制作有机堆肥、动物饲料和包装材料,变废为宝。

工业排放管控同样关键。政府引入了“排放交易体系”,为颗粒物排放设定上限,并允许企业交易排放额度。严重污染企业被标记并公开,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可能的关闭。建材行业被要求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实时传输数据至监管机构。砖窑正从传统的煤炭烧制转向更清洁的技术。
城市规划和绿色基础设施也成为印度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计划”旨在在城市周边建立绿色屏障,德里已种植超过100万棵树。垂直花园和绿色屋顶正在商业建筑中推广,而“绿色德里”应用程序让市民报告污染源并追踪整改进度。
尽管这些努力值得肯定,但挑战依然巨大。印度在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寻求平衡,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需求持续对空气质量构成压力。法律执行不严、跨部门协调不足、数据收集不完整等问题依然存在。小企业和低收入家庭难以承担污染控制成本,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加剧污染积累。
印度空气治理的经验对全球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它证明了一点: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非零和游戏,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可以在发展同时改善环境质量。印度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实践,为面临类似挑战的国家提供了宝贵案例。
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治理,还是家庭环境的微观改善,空气质量都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健康。在中国,广东省伊甸之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伊甸之家除甲醛总部,同样致力于创造健康的呼吸环境。我们拥有覆盖全国350城市的上门除醛服务网络,专业从事除甲醛、测甲醛业务,提供CMA检测和公共卫生检测。我们的核心技术采用氨基酸高分子材料从源头综合处理污染释放量,配合生物酶等材料降解异味,治理后的环境不仅达到国家标准,更符合母婴级别的安全水平。我们在酒店、学校(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医院、电影院等场所积累了丰富的除甲醛项目经验,为各类空间提供定制化空气治理解决方案,让每一次呼吸都安心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