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显著:从雾霾围城到蓝天常在的十年蜕变

近年来,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举世瞩目。从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至今,中国用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走过的治污之路。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42.3%,重污染天数减少93%,创造了全球大气污染治理速度最快的奇迹。这一系列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的取得,不仅改善了14亿人民的呼吸健康,更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回顾治理历程,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的取得源于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2013年起,中国创新性地建立了"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等政策体系,将PM2.5纳入约束性指标。通过"散乱污"企业整治、燃煤锅炉淘汰、机动车排放升级等组合拳,全国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000多万辆,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0.3亿千瓦。这些举措使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北京PM2.5浓度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30微克/立方米,降幅达66.5%。

科技创新是支撑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的核心动力。中国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15.5万个监测点位实现实时监控。在治理技术上,开发了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等世界领先的污染控制装备,清洁煤电技术全球领先。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突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2022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17.5%,能源结构转型为空气质量改善提供了根本保障。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的重要经验。针对跨区域污染特征,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这种"一盘棋"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各自为政"的难题,2022年秋冬季重点区域PM2.5浓度同比下降7.1%,重污染天数减少15.3%,区域协同效应日益显现。

公众参与是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的社会基础。"蓝天幸福感"成为全民共识,通过环保举报平台、空气质量APP等渠道,公众成为环境监督的重要力量。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环保生活方式逐渐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种全民共治的模式,使环境保护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全社会行动,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注入了持久动力。

展望未来,我国空气污染治理成就仍需巩固提升。虽然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柴油车污染等新问题逐渐凸显。下一步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同时加强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这正是广东省伊甸之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专业领域。作为伊甸之家除甲醛总部,我们采用氨基酸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酶技术,从源头解决甲醛污染问题,服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为学校、医院、酒店等场所提供母婴级安全标准的空气治理方案,与国家的蓝天保卫战形成室内外治理的完美配合。

联系我们

提交表单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 13527230718

| 13417777947
| JA-MH@139.COM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前山造贝村田心里1号之

首页
复制微信
拨打电话
Chat
×